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都市言情 -> 晴空开裂

正文 第591章 点头与摇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过了两天,朝廷那边的消息更多了。

    老皇帝果然要退位去当太上皇,但三次召人草诏,都被太子跪求力阻。

    太子再三泣奏,说自己年纪尚幼,德薄才鲜,全赖父皇教导,总之是样样不行,万不能承担这个日理万机的如山重任。

    天下多艰,而父皇春秋尚富,正天人共仰之时,若是一定要归隐深宫,那就请念社稷至重,另择贤能,自己情愿退归藩邸,拱卫北宸。

    “这都是些最便宜不过的官样文章!”白思孟听了笑道。“越谦恭越能博取好感,越谦恭越能给足双方面子,何乐而不为!只不过话说到声嘶力竭、泣血流涕的程度,就稍稍过火了一点儿。你怎么不说你绝望得都想要自杀呢!”

    “听说他的秘书班子都已经进驻内阁了!”万时明说,“现在内阁起草诏书或是颁发文告,都要跟他们商量,以免词句不妥或是措施不当,给新君上台后的政事造成掣肘。

    “就是登基以后新任宰相高官的挑拣也已秘密进行,朝中各般势力都在铆足劲儿争取自己的未来利益最大化。”

    “那咱们那五大臣怎么样?冰山欲倾了吧?”

    “这事还不明朗。陈相和江老要退是铁定的。刘子峦说不定还要高升。许成他爹腰腿不好,已经上表求去。沈雷这个大将军原封不动。据说这都是今日老皇、未来上皇的安排,起码可以管一两年的用。”

    要真是这样的格局,暂时还无须担忧。但是大青铜那边怎样进行,就越发说不好了。他们还是要做好走的准备。

    “你到底怎么个打算?”白思孟问万时明,“留还是走?”

    万时明没有回答,手指在身上几个部位轻轻地爬搔,突然反问:

    “沈关监说的川西那话儿,到底有几成可信?”

    白思孟两手一摊,意思是这哪儿知道。

    万时明谴责地看他一眼,说:

    “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就筹划这么重大的变动,这是不是不大慎重?”

    嘴里说不大慎重,目光里却是直说太过轻率。

    白思孟耸耸肩膀,不在意他的态度,只说:

    “不信他又怎么办?仗都要打不下去了,都快兔死狗烹了,还不见机,将来想走都晚了。‘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朱品声不好作声。

    小蒋倒是很能体谅:咱三个都是孤身寡人,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家可是大家大业,拖家带口,能像我们这样,听个风就是雨吗?

    他一时福至心灵,马上想出了一个极聪明的主意:

    “川西那事真不真,问过惠老师不就知道了吗?她一起过来的,沈关监知道,她能不知道?”

    几个同伴的眼睛不由一亮。

    “可是惠老师还不能说话。”朱品声忧虑地说,“可能是肺部感染,昨天咳了一夜,早起喉咙都肿了。”

    “现在怎么样?”万时明关切地问。

    “医生又开了药喝了,我看也不怎么样。不行我就给她服点抗生素?”

    她说这话时看着小蒋,小蒋是真正的草台班子医生,他说话才有最后决定权。

    “先再看看!”小蒋说,“那几个老中医看上去还好,不是已经从那什么上头救回来了吗?现在说有些肺热,似乎也对症,就看服后见不见效了!抗生素还是留待最必要的时候。这是最后防线!”

    想了想他又说:“虽然不便说话,神智还清醒,点头眨眼地表态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就去问,看她点头还是摇头。”

    “这办法可以!”朱品声说,“去吧!这也是头等大事,得快些决定。”

    四人一起进去,问候之后,就把来意说了,惠如仙轻轻点了下头。

    “那我问了,”朱品声轻声说。“沈关监说:九曲玲珑通道封闭了,是吗?”

    惠如仙两眼望望他们,微微点了下头。

    “沈关监说:发现一条新通道,在川西八寨附近。”

    惠如仙又点了下头。

    “沈关监说:那通道的出口,就在这边新明国东一郡陆门这个地方。”

    位置精确,这是最关键的,大家都极为关注地看着惠如仙。惠如仙却没点头,只瞪大了眼睛,似乎要在脑子里核对什么。

    她静默了好几分钟,几次艰难地动动嘴唇,却说不出话,末了不甘心地摇了下头。

    大家心里一沉,其凉如水。

    上当了!

    却不料惠如仙又着急起来,手足痉挛地又挣了挣,抬起头来,又用力点了一下。

    这是什么意思?

    朱品声赶紧问她:

    “惠老师!你是说:通道口在陆门?”

    惠如仙如释重负,眼神略微带点儿笑意,又点了下头。大家心里一松,似乎又还了阳一样。

    我的妈!把我吓死了!白思孟心里突突地乱蹦,好不容易才略为安定。

    朱品声做事精细过人,因这事太为重大,一点都含糊不得,趁惠老师还清醒,赶紧又问一遍:

    “惠老师,这个事情太要紧了。我再问一遍,一点点地问,请您听一点就作一次表示,好吗?现在我问了:通道口在陆门吗?是在新明国吗?是在东一郡吗?”

    大概是记忆全回来了,惠如仙对每个问题都肯定地点了头,神情也欢快了。

    大家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重大关切有了答案,其它的就可留待以后。

    但万时明反而更加为难了:球都踢回了他这边,怎么办呢?

    他答应回去尽快跟米大姑商量。

    “尽快”,而不是马上,可见他心中之忐忑。

    好在柏梁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还不错,朝局没有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据说最后老皇帝终于被儿子的诚意所感动,同意暂时不考虑退位了,但叫太子“内阁视事”依旧。

    但据权威解释——刘子峦的观察所得,飞马告知这边的——这种视事不是帮内阁拍板,而仅仅是学习性质。

    任何事情都不瞒他这位“视事”太子。他但有所问,都必须向他解释清楚。但对任何事务他都不作任何表态。阁老们办好了,直接报皇帝请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