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第35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四十多万的牛羊,这没有放牧经验的中原人根本控制不了,招募降卒是必然之举。

    韩令坤言罢,萧达干又在远处集结了一拨人。

    若没有萧达干,这些牧民早就跑了。

    韩令坤再一次重复以上之事,招募牧民驱赶牛羊往幽州而去。

    第四十六章 多疑

    契丹军营。

    高勋、萧思温正在悠闲地下着围棋。

    两人一边对弈棋局,一边随口闲聊着。

    萧思温原本在契丹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契丹第一驸马,南京留守。

    但现在地位着实尴尬。

    原本耶律璟没有怪罪萧思温的意思,就觉得幽州城丢了就丢了,夺回来就是了。

    可随着这仗越来越难打,耶律璟对萧思温越发反感了。

    若非他无能,丢了至关重要的幽州。

    他们焉能陷入此境地?

    耶律璟这些日子就没有给萧思温好脸色。

    萧思温自是惊恐难安,开始在军寨中走关系。

    只是他半生奋斗,家财妻女皆在幽州,身无长物,只能腆着一张老脸套近乎。

    高勋心知肚明,却也来者不拒。

    主要不妨碍自己的晋升之路,高勋并不嫌弃在政治场上多个盟友。

    两人相谈盛欢,棋局也杀得难分上下。

    突然得到了萧达干求援的讯息。

    两人都呆住了。

    高勋心底微颤。

    萧思温更是脸色苍白,手中的棋子跌落棋盘,毫不知觉。

    这牧群可是他们的粮食命脉,损失了牧群,这仗不但打不下去,而且还会影响今年的过冬。

    游牧民族最大的天敌就是冬季。

    高勋颇有智略,很快冷静下来,忙道:“对方有多少人?”

    来人颤声道:“约有万余人,他们从香山方向突然杀出,我们一点防备也没有。王爷、留守,快快支援吧。晚了所有牲畜都要落入中原人的手上了。”

    高勋立刻高声道:“德降兄,就劳烦你坐镇营寨了,本王立刻率兵支援……”

    萧思温心底拔凉拔凉的,先前追击战,他折损的许多兵马,手下大将阵亡过半,甚至还出现了哗变的情况。

    这位南京留守已经意识到自己不是带兵打仗的料。

    别说雪耻,现在他连带兵上阵都不敢了,只想着回到契丹中枢,担任一个文职,想法子捞回妻女,或者直接找个小妾,生个一儿半女的。

    总之再也不来南京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容不得他拒绝。

    牧群出事,不可能不救,高勋这一离去,军寨中还有谁比他地位更高?

    萧思温跟着高勋走出了军寨。

    便在这时,营寨里响起了刺耳的骨哨声。

    骨哨声此起彼伏,瞬息之间响彻整个大营。

    这时他们契丹特有的传讯方式。

    队帅以上级别的将官以及斥候、岗哨之类特殊人员配备的传讯工具。

    哨兵的骨哨一响,听到哨声的将官也会跟着吹响骨哨,人人相传,只要几息时间,便能传遍整个军营。

    高勋、萧思温神色大变,已经顾不得去救援牧群了,而是了解军寨所面临的情况。

    哨兵惶恐地来到近处汇报:“有一支军队正向我军靠近,烟尘遮天蔽日,看不清具体数量,估计至少三万。”

    “三万?”

    高勋惊呼出声,说道:“怎么可能,中原哪有那么多兵?难不成郭贼未走,一切都是计谋?”

    对于桑干河的打响的战役,高勋坐镇后方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桑干河北岸,周军有兵五六万,津沽大营原本两万,现在分了一部分兵马运送粮食,幽州城里差不多也是万余兵马。

    他们哪里来的剩余兵士?

    萧思温心中一动,却想起了一个典故,他看过一段野史札记。

    说张飞据水断桥,以二十名骑兵,拖着树枝奔袭,以疑兵计,吓退曹兵。

    这烟尘遮天蔽日?

    会不会也这样?

    “我听闻……”

    萧思温刚想开口提醒,瞬间又闭上了嘴巴,反应过来,心道:“若自己猜的有假,军营可不危险?大王自己去救牧群了,自己万一弄丢了军寨。罪加一等,只怕祸及性命。”

    这话都说出口了,强行让他收了回去:“中原人向来狡诈,这后方大臣病故,派大臣回去就好。郭贼哪里需要亲自回去?大有可能是虚晃一枪。不可大意,牧群已失,若再丢军寨,我大辽既怕尽数葬身于此了。”

    高勋也觉得言之有理。

    他们并不知道郭荣生病了,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觉得郭荣退的莫名其妙。

    可一切线索无不证明郭荣确实南撤了,还渡过了黄河,抵达了澶渊。

    就算再怎么想不明白,也接受了这一情况。

    可如今出现了些许变故,高勋不由联系上下,多想了一些。

    高勋不敢贸然救援,只能派遣斥候去探查敌方动向。

    萧思温问道:“这牧群受袭一事,需不需要让陛下知道?”

    这一问题让高勋心头一阵乱跳。

    现在双方正在桑干河附近决战。

    兵对兵将对将。

    近乎十万规模的大战,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分出胜负的。

    但若将后方的情况告之耶律璟,军心动荡,换来的必然是契丹大军的溃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