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第402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他不愿意干。

    符皇后继续说道:“本宫以为,就罗统军所立之功,便是让我儿亲临亦不为过。只是我儿年幼,当不得大任。便由你等以及朝中所有五品以上官员,一并出城迎接。”

    范质瞬间变色。

    赵匡胤脸色也跟着阴沉。

    这让他们以及五品级别以上的官员迎接,那是何等的殊荣。

    对于罗幼度的威势提升又是何其之大!

    “圣人不可!”

    四个字,想也没想,范质脱口而出。

    符皇后凤眉一挑,说道:“有何不可?”

    范质面色严峻,看着眼前极有主见的符皇后,知道不能如此下去了。

    面前妇人根本不懂政治,更加不懂治国,就知道凭借喜好,用人唯亲。

    范质说道:“圣人,罗统军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确实值得庆贺。但大军取胜,非他一人之功。将士用命,后勤调度,还有四方守边大将居中配合。满朝文武皆有其功,如此隆重对待一人,太不恰当。”

    “臣以为,安排一宰相亲自率领礼部官员迎接足见重视。”

    “让满朝五品以上文武将官出城迎接,即便是淮南大胜归来之陛下亦无此待遇。罗统军,恐怕受之不起,也会让朝堂上下心生不满,对圣人名望不利。”

    符皇后说道:“如何不利?”

    范质毫不迟疑地说道:“会为圣人过于偏颇,对于亲人过分重视。”

    范质此话不可谓不重的,但他半点都不觉得自己过分。

    甚至觉得很委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因为他是当朝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怎能屈尊出城去迎接在自己之下的罗幼度?

    符皇后的态度,也让范质觉得委屈。

    符皇后居然公然质疑他的安排。

    他是一个忠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周,没有一点私心。

    外戚势大,理所当然要压制。

    至于排挤王著。

    当宰相是什么职位?

    宰相总揽政务,上对君王下对黎明的国之重职,难道还让一个酒鬼来当宰相?

    皇帝卧病在床,皇后一介妇人,国家的重担,同样需要他扛起来。

    垂拱而治才清平的世道应当出现的局面。

    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东西?需要什么主见?为了黎庶万民,乖乖听话不就好了?

    符皇后没有理会范质的话,也不见喜怒,而是看向了其他人,说道:“你们几位有何意见?”

    第七十七章 震怒惊恐

    范质见符皇后居然没理会自己,暗自恼怒,想着得让上首的这位大周皇后见识一下自己的力量。

    赵匡胤的加盟,让他着实飘了,暗暗将自己视为霍光、诸葛亮类似的人物。

    他确实没有不臣之心,但想的却是一手遮天,以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

    不过不等他人表态,韩通水牛大的眼睛就不客气地瞪着范质,毫不犹豫地说道:“罗统军打了契丹,收复了失地,去迎接他咋的啦。哪有那么弯弯绕绕的,圣人,我愿意去,没有意见。”

    他看不惯范质顶撞符皇后,若不是现在文人地位提升。

    换做以往,范质敢这么说话,韩通就算不动手,国骂也儒雅的说出口了。

    范质看都不看这武夫一眼。

    王溥道:“臣亦觉得不必劳师动众。”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并不想介入太深。

    他不能像范质那样得罪符皇后,更不能因为这点事情暴露真实意图,满脑子就是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然他也不太想看到罗幼度过于风光,这样他自身的地位价值就显现不出来了。

    魏仁浦道:“臣赞同圣人之意,此次获胜不比以往,理应重视。如此对于以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余下几州大有利处。”

    魏仁浦知道范质有心打压罗幼度以避免外戚壮大,但他并不认同此观点,此刻也是有一说一,并不顾老友颜面。

    他们共事多年,在行政上也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两人也常因意见不合而争论,但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两人君子之争,从未影响两人的友情。

    魏仁浦也没在意。

    范质眼中却闪过一丝怒意,拿定主意,只要此间事了,便要将魏仁浦贬黜出朝堂,留在身旁太误事了。

    三宰相与韩通都发表了看法,接下来就只剩赵匡胤了。

    赵匡胤答案没有任何悬念,说道:“圣人,此次大战得胜,末将以为官家之调度安排才是取胜关键。归功于罗统军,有失公允。”

    不管是不是范质一伙的,他都不愿意再见到罗幼度威势更进一步了。

    本来就难对付,再来一个文武百官迎候,放眼大周,谁还能与之相比?

    韩通最近跟张令铎斗得厉害,但他清楚,一个张令铎没有那么大能耐,赵匡胤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前朝就隶属于护圣都指挥使,周太祖郭威代汉而立以后,赵弘殷编入侍卫亲军司。

    论资历李重进都比不过赵弘殷。

    故而赵弘殷、赵匡胤一起执掌禁军,在军中是一段荣耀佳话。

    当年跟赵弘殷交好的一批人,都在赵匡胤的影响下跟张令铎走得近。

    韩通对于赵匡胤是恨的牙痒痒的,可偏偏拿他没辙。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