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第77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他这是想放出消息,只要耶律罨撒葛低头认个怂。

    自己这边就能承认他的地位,而且军饷物资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支援。

    到时候两路一起对付中原,能够为他分担不小的压力。

    至于未来,解决了中原之患以后,漠北那点力量,还不是随意拿捏的。

    结果这消息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儿转道袭击中京的消息就传来了。

    原本看戏的他们,一下子就陷入了战火。

    关键契丹不比中原。

    云九州的主力百姓还是汉人,他们坚壁清野很容易。

    其他的牧民只要将牛羊马往雁门关方向一驱赶,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儿就得抓瞎。

    契丹中京则以契丹人为主了,本来就是冬季,水草不丰。

    诸多依赖畜牧度日的契丹百姓,不得不将牛羊马远远的放养。

    这临时临急根本来不及通知所有部落,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牧民追着水草去哪了。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儿这一击,直中东契丹要害。

    牛羊马损失惨重。

    好在负责中京军事的耶律沙是一员老将,反应迅速,正面打退了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儿,这才及时止损。

    东契丹的经济本就让中原逼迫的千疮百孔,看着上报的损失的牛羊,耶律必摄心如刀绞。

    便在这时,耶律屋质一脸愤慨地快步入内,切齿道:“耶律敌烈动身去汴京了,他已经决定率部归顺中原!”

    耶律必摄脑袋一翁,大叫道:“他这么敢?他怎么敢?”

    “云九州乃我太宗皇帝费尽心思才从中原夺来的,他怎么敢,怎么敢的?叛徒,耶律家的罪人……”

    耶律必摄无能狂怒!

    云九州重归中原,意味着什么,他焉能不知。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万千感慨

    耶律敌烈对于此次中原之行还是很期待的,在云中的时候,给洗脑的不只是他麾下的那些将官百姓,连他自己都对中原有着一定的向往,想要亲眼看一看,中原是不是真的如说的那样。

    为了减少南投的压力,耶律敌烈这一次将麾下核心将官都一起带上了。

    他也不怕因和谈不拢,给罗幼度一锅端了。

    耶律敌烈的儿子耶律哇哥现在还不过五岁,就云九州这种状态,哪怕自己留下后手,死在汴京,也掀不起风浪。

    毕竟冬季还未过去,谁也不敢保证漠北契丹与蒙古还会不会去而复返。

    现在杨业率领的静塞军,府谷折家、麟州杨家的兵马都在北方驻扎,还有一部分支援过半的步卒兵士,虽未选择进兵,却也并没有撤退,而是在代州附近原地整备,随时随地都能出雁门关。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儿此次南下,给了中原足够的理由出兵云九州。

    就这情况,耶律敌烈完全不知自己留个后手有什么意义。

    都这样了,左右都是一锅端,索性大度一点。

    他们一行人南下,过了雁门关,进入山西北部的山涧。

    耶律敌烈高居马上,看着眼前湍急的溪流,左右巍峨的高山,心神莫名有些恍惚,说道:“李长史,此为何处,如此险峻?”

    耶律敌烈此番南下,负责一路陪同解说的正是太原府长史李穆。

    李穆答道:“此乃白马岭,乃入太原之要道。”

    耶律敌烈点头附和,说道:“此地险要,确实难缠。”

    他也不知为何,自己对这白马岭。

    即便远离了,也忍不住回头望一眼。

    耶律敌烈第一站到了太原,看着巍峨的太原城,惊叹的失了神。

    没有给焚毁的太原,六城相连,屹立于山涧之上,以石桥相连,是古建筑的一大奇观,智慧的结晶。

    卢多逊看着面前这移动的功劳簿,热情设宴款待。

    卢多逊与耶律敌烈之前并没有会面,但作为负责与云九州往来的桥头堡。

    两人神交已久。

    耶律敌烈对中原越发依赖,与卢多逊明里暗里的操作是分不开的。

    当然耶律敌烈只是知道卢多逊这位太原府的知府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与便利。

    此番南下所携带的礼物中,就有一份是特别给卢多逊准备的。

    耶律敌烈特别客气:“北方天寒,在下特地准备了貂皮大袄赠予先生,还望先生收下。”

    卢多逊伸手接过,不住道谢。

    李穆见笑盈盈的卢多逊,心底好笑:这真是给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耶律敌烈离开了太原,继续南下。

    李穆在沿途的安排很体贴,他知草原人不习惯坐船,并没有走更近的水路,而是从风陵渡口乘大船南下到孟津港,先到洛阳暂歇,然后才从陆路前往汴京。

    在准备登船的时候,耶律敌烈忽然发现有一行书生人对着他指指点点。

    耶律敌烈看了几眼。

    对面见状,纷纷作揖行礼,好奇对着李穆说道:“李长史,他们是谁?”

    李穆向他指的地方望去,见是一群不认识的书生,摇了摇头道:“不认识!”

    他大步走了上去。

    耶律敌烈只见李穆与他们细细说了两句,便领着他们来了。

    书生们共有六人,他们来到近处,一起向耶律敌烈行礼。

    为首一人叫萧云说道:“大王携云九州归附,此高义如海,我等末学之辈,深感敬重,故而行礼而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