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第111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耶稣能跟老子、孔子相比?统一纪元,为啥不能用他们的生辰,或者直接用大虞开国之年?

    至于四大洋,也不存在的,只有四大海,心情好再封个四海龙王,应该很不错。

    总之未来世界的一切,由华夏来定。

    ……

    于阗王宫。

    李圣天身着龙袍,显得威严肃穆,太子李从德恭敬的居于一侧,在王宫的大殿下首正是从沙州逃出来的葛卓希。

    葛卓希有些狼狈,曹延禄众叛亲离,最后被沙州豪强联手献给了大虞朝廷。

    葛卓希却凭借于阗这些年对于沙州归义军的渗透,在小豪族的帮助下,逃离了沙州。

    李圣天听着沙州发生的一切,无力的揉着脑仁,说道:“此事怪不得卿,只能说大虞天子确实了得,他这些年对于西方的控制,远在我们预料之上。也罢,本就没有报以多大希望,只是略有不甘罢了。”

    他只是说得轻松,十数年的谋划,就这样化为虚无,如何能够轻易释怀?

    李圣天一直想制霸西域,这才舍近求远,与归义军打好关系,希望能够借助归义军的力量,成就大业。

    归义军的曹家能够面对回鹘、慕容氏的双重压力,还能坐稳位子,李圣天给予了不少支撑,尤其是将宝压在曹延禄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圣天此举是高瞻远瞩,于阗与喀喇汗王国僵持了五十年,归义军给了于阗莫大的支撑。没有归义军,于阗撑不了那么久。

    可是现在投资还未获得回报,归义军已经改姓,所有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现实版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让李圣天悔得几欲呕血。

    葛卓希此番出使沙州,也是想趁着沙州还姓曹,捞回一点,填补一下国内的经济。

    毕竟为了打赢这场战,他已经掏空了这些年累积的库存……

    李圣天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朕记得卿与法渊大师交好?”

    葛卓希道:“昔年臣游历天竺于那烂陀寺与之相识,确实有一段往来。三年前出使高昌,还曾与之谈论佛法。”

    李圣天细思片刻,双手一合道:“卿还得再去一趟高昌,此事若成,当计一大功。”

    葛卓希忙道:“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只是不知此去高昌,目的为何?”

    李圣天道:“让法渊大师劝说阿厮兰汉保持中立。”

    葛卓希一时间不知说什么。

    高昌回鹘现任国王阿厮兰汉,汉化翻译就是狮子王,此人名字取得霸气,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也是一个没有野心爱好和平的国王。

    不管西域怎么乱,狮子王都不参与,凭借自身的地利,与四方贸易。

    高昌回鹘的商队最远能达契丹的上京,于五代乱世,闷声发大财。

    狮子王也很通晓人情世故,契丹强则向契丹称臣,然后后汉、后周自称西州外甥。总之只要能够做生意,弯个腰配个笑脸,狮子王一点都不在乎。

    大虞现在势头如此,想要狮子王保持中立,真的很难。

    李圣天眯眼道:“原本没有机会,可笑罗幼度心太大,他不应该用摩尼教来统治西域。大食法对于佛教还能容忍,但对摩尼教却是不能。一个月,只要一个月,朕就能逆转西域局势。只要高昌回鹘中立,我们有能力将东方抵达在沙漠之外。”

    他说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老天爷赏赐的机会。

    然而他笑声还未落下,急促的马蹄声意外入耳。

    于阗王宫比不上皇宫,却也规定不能跑马,除非紧急军情……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

    听到马蹄之声,李圣天是不怒反笑,说道:“阿里·木萨这就等不及了?他取死有道,怨不得人。”

    他眼中闪着丝丝兴奋,还有一点疯狂。

    太子李从德也立刻回应,说道:“孩儿这便联系康之枢,让他做好准备。”

    他眼中也有着同样的激动与疯狂。

    李圣天作为西域枭雄,已经预感到东方的大虞朝廷即将西进。

    西有喀喇汗国高歌猛进,东有大虞步步紧逼,于阗在政治场上已经陷入了绝地。

    但李圣天并没有坐以待毙,在困局中走出了一条明路。

    喀喇汗国内部构造很复杂,有九姓回鹘,葛逻禄,突厥、吐蕃以及西域旧民,如此复杂的成分信仰也是不同的。

    回鹘信奉摩尼教,突厥信奉萨满,吐蕃、西域旧民信奉佛教,葛逻禄是杂信……

    但喀喇汗国为了迎合西方,强迫所有百姓改信大食法。此举在喀喇汗引发了不小的动荡,摩尼教东迁,也是因为如此。

    李圣天花费重金收买诱降了被迫改信大食法的突厥叶护,对方已经答应只要阿里·木萨深入于阗腹地,他便临阵倒戈,断其后路。

    这是第一步……

    还有第二步,游说萨曼王国,让他们落井下石,一并瓜分喀喇汗国。

    如此可保西方无忧……

    至于东方,李圣天本无计可施,然随着摩尼教在河西、西域的兴盛,却给了他希望。

    西方古来的文化是神权至上,故而他们的宗教极为霸道,难以共存。

    不论是大食法、公教乃至于摩尼教这些诞生于西方的教派本质都是一样的,容不得别人。

    相反佛教在起源地天竺一直都算不上主流,天竺教在天竺一带,由古至今都压佛教一筹。佛教在天竺这环境之下,也霸道不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