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e书小说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241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曹颙没有说话,若是没有料错,等过了十五,雍正说不定就要对李家与孙家下手了。

    他登基伊始,立足不稳,想要酬谢从龙功臣,早点收拢些银钱,又不想让朝野太震荡,最好的法子,就是拿内务府名下的这些肥缺赏人。

    “九阿哥既要借此羞辱我,定要将此事闹开。孙礼那边,要准备乡试,分心不好。你是他亲舅舅,安排他去海淀园子读书,让他避开这段纠纷。”曹颙想起一事,吩咐曹颂道。

    曹颂应了,在送曹颍回孙家时,便提起此事。

    这乡试是大事,士子考前闭门读书,不见外客,也是常有的,曹颍没有多想,反而感激兄弟细心。

    不过孙礼是她下半辈子的全部指望,放孙礼一个人去园子读书她也不放心。

    再三思量后,她就决定带着女儿,一起去海淀园子。只是那边,不是她的地界,少不得她又回了趟娘家,同初瑜说起此事。

    在这之前,曹颙已经同妻子打过招呼,初瑜这边自然是没意见。听说曹颍母女也要同去,少不得让人就在园子书斋的附近,另收拾出一个小院子。

    只有兆佳氏,听说孙礼要去读书,自是赞成的;但是对曹颍要带孙娴同去,却是有些不乐意:“姐儿十四了,若是按照亲家的意思,参加大选,好多规矩都要现学,到园子那边去不是耽搁了?”

    曹颍听了,不由皱眉,道:“母亲,即便公公求了恩典,以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有资格同八旗贵姓同时遴选?到时候,指到哪个府里做格格,还不若早早的撂牌子,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兆佳氏不是不疼外孙女,但是却不愿她低就。不是想要攀龙附凤,而是被孙珏给闹的,有些怕了。

    “高门大户再不好,还有规矩在,总有说理的地方;小门小户的,没有规矩,说不定生出什么幺蛾子。你都吃了这样的苦,难道还要让姐儿再吃一遭?”兆佳氏冷哼一声。道。

    曹颍被说得无语,默默的坐在那里,也为女儿的亲事发愁。

    女儿毕竟姓孙,是孙家人,她的亲事,不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能做主的。

    知女莫若母,见女儿缄默,兆佳氏哪里还不明白她的顾虑,伸出手来,戳了戳曹颍的额头,道:“木头脑袋,姐儿是孙家的姑娘不假,也是曹家的外甥女。就凭这个,也能说门体面的亲事,断不会让孙家随意糟蹋。”

    曹颍听着,想着不仅堂弟为自己出头,亲兄弟也晓得体恤自己,心中直觉得暖乎乎的。

    在曹颂的游说下,过了初十,曹颍就带着一双儿女去海淀园子,孙宅家务托给梁氏料理。

    曹颍庶子孙初舍不得哥哥,原要随着兄姊同去,被生母拦下。

    梁氏晓得曹颍的苦楚,也亲眼见过孙礼的刻苦,晓得科举对母子二人的重要。偏生去年的“童子试”,因她儿子的缘故,累及孙礼弃考。即便过后,曹颍母子没有说什么,梁氏心里也不好受。

    如今,孙礼为考试闭门,梁氏怎么会允许儿子去打搅。

    之所以让曹颂这么迫不及待送曹颍母子出城,是因为曹颙晓得九阿哥不会拖延太久。

    今年是新皇登基第一年,新年新气象,正月初八,京城各大衙门就开笔办公。

    曹颙关于直隶、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份农耕计划的折子,也早在年前就递到御前,只等雍正召见。

    没等他等到雍正传召,就等来顺天府的差役上门。

    这也是在意料之中。

    早在曹颍出城后,曹颂就交代过梁氏与孙宅的管家,若是有外人上门,直接都推到曹府。

    曹颙心中算了算日子,孙珏初六被送到衙门,至今已经过了三天,该吃的苦头也都吃到了,孙家的人也该差不多到了。

    他自己也没露面,只让曹元拿着他的帖子,走了趟顺天府衙门,“保释”孙珏。至于花费多少银钱,他都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个会由孙家最后买单。

    此时,上任没多久的顺天府府尹正陈守创正愤怒不已。

    原本以为孙珏不过是个坑蒙拐骗的市井无赖,他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等到开衙一审问,还审出个前任吏部郎中的身份出来,背后是曹家、孙家、平郡王府。

    更没想到,在他这主官还没过堂前,孙珏就吃了苦头,衣服下再无一块好肉。要不是孙珏吃痛不过,在堂上喊出声来,他这个府尹还要被蒙在骨子里。

    那些人不是没威胁过孙珏,只是孙珏实是怕了。他也当过官,听说过这衙门里的弯弯道道。

    以他的身份,本就不该送顺天府衙门,更不要说还要受私刑。如今不该受的罪都受了,他也晓得自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想来想去,却不知仇家在何处。

    直到现下,回想起花氏的温柔小意,他还是不愿去相信自己遇到的是女光棍。要是自己真遇到骗子,那对方拐了东西跑了就是,自己怎么还会遭罪?

    想到花氏所说,花氏的继子是穷凶极恶的人物,孙珏就以为自己找到了仇人。

    因此,等到了大堂,他就不管不顾的闹出来。

    陈守创让人撩了孙珏的衣服验看,伤痕累累,一眼就能看出是新伤。

    他想要清查一番,可是这衙门里的师爷、皂隶,都是老油子,这其中手段哪里是他一个言官都对付来的。

    查了半天下来,一点线索都没有,竟好像这衙门里太太平平的,他这个新任主官无事生非一般……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